OKR与KPI是什么关系?
首先,OKR与KPI的本质目的不同。前者是在不确定的状态下寻求突破——为实现目标可以用不同思路,设定多个维度的衡量标准(KR);后者则是要完成明确的关键性指标,以确保企业朝既定方向发展——20%的指标反映企业或对应的业务、岗位80%的状态。
其次,OKR与KPI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。一方面,观测组织或部门运营状态的KPI如果有效,是无法被替代的,如最常见的收入、成本、利润等;另一方面,KPI可用于考核员工岗位绩效(只是绩效考核工具之一,KPI与绩效考核不能完全等同),而OKR并没有绩效考核的功能。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,企业战略需要快速迭代,不断延展,已有的KPI不一定一直有效,而OKR则是“一种批判性思维框架”,可以帮助企业识别更为有效、关键的目标及其衡量标准。
例如,某公司过去将员工离职率作为一项KPI,然而由于行业特性,连续几年中基层离职率居高不下,业务和人力部门互相质疑。后来调整思路,不再关注离职率,而是采用OKR的方法,将“实现X%的员工晋升率” 作为业务部门 “提升团队业务能力” 这个目标的其中一项关键结果,既让经理、主管更加注意培养下属,又激发了高潜力人才的上进心,在短时间内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人员梯队结构。
对比维度 | OKR | KPI |
---|---|---|
设定过程 | 鼓励各级员工主动提出目标,逐级对齐,通过多向沟通,形成共识 | 指标可被完全自上而下地从最高层分解和分配到最低层 |
出发点 | “我能为公司目标作出什么贡献?” | 约定俗成的经验 + 上一级指标 |
关注点 | 如何挑战更高标准 or 没能挑战成功的原因是什么? | 如何让“别人”觉得我的工作做得不错 |
面对不确定性 | 天然具有假设验证的属性 | 不能直接套用现成指标,导致“不知所措” |
同绩效考核的关系 | 没有考核功能,不与奖惩挂钩 | 常见的绩效考核方法之一,结果常被作为奖惩依据 |